發現蝙蝠快速檢索 1. 蝙蝠毛髮狀況:金黃色毛、黑褐色毛、裸露無毛 2. 蝙蝠在家中:一隻、一群 3. 死亡個體:請送給檢疫單位或埋入土中>40公分處。 4. 發現金黃鼠耳蝠回報表 撿到蝙蝠處理流程 在路上發現蝙蝠掉在地上或是撿到蝙蝠了,怎麼辦? 撿到蝙蝠,請戴上乳膠手套+一般棉質手套以減少彼此直接接觸的機會。 先確認撿到的蝙蝠有無受傷,有受傷就直接送相關救援單位(最後2張有電話)。 蝙蝠是哺乳動物,最常見的東亞家蝠公的小雞雞很長。若飼養箱內已有雄蝠,請不要將幼蝠放在同一個飼養箱一起養,幼蝠偶會把小雞雞當成媽媽的乳頭咬。 台灣蝙蝠的食物基本上就是昆蟲、花粉和果實,但請不要餵養水果,因為你99%沒有機會撿到以水果和花粉為食物的大型蝙蝠。請餵養比較容易取得的麵包蟲(鳥店或魚店有賣)或保久乳。麵包蟲可以先燙一下再泡冷水,之後才去頭擠出蟲汁引誘有毛的(亞)成蝠主動取食。幼蝠主要是喝奶的,身上無毛的蝙蝠不要硬給麵包蟲吃。幼蝠可將之身體倒伏每餐餵養一點點點點溫溫的貓奶(非常少的意思, 若無貓奶就用羊奶或保久乳,建議加溫至攝氏42~45度)至腹部有白色隆起或牠不斷轉頭拒絕被餵後就停止。之後要用毛筆或衛生紙輕輕撫觸牠的肛門附近,刺激牠排便,不然有可能會腹脹而死。 不要把蝙蝠當寵物一直養,因為牠屬於大自然,而且人養的死亡率非常高。成蝠或長滿毛的亞成蝠若體表無外傷建議當晚就野放,可以放在戶外2.5 m以上陰涼高處讓牠倒吊,稍微高一點更好;若是有野貓或樹幹上有螞蟻請換地方野放,連續雨季或隆冬寒流時期,就等天氣轉好再野放。若您撿到的時間是在12月中~2月之間,建議您持續餵養留到3月訓練飛行後再行於天候回暖3月中以後再野放。 回歸自然或進行後續救援(連續下雨別野放) ,這個動作可以連試兩晚,如果還不行,後續救援請看最後2張。 如果要短暫飼養無毛幼蝠或(亞)成蝠,可以在盒子內放塊沾水的棉花用以保濕或是放個水盆內其內裝顆石頭,以減少幼蝠被淹死的機會。盒子周圍通常都有縫隙,不用刻意在盒子頂端戳太多洞,以減少螞蟻入侵的機會。熱氣可以加速牠們的代謝和成長,若使用暖暖包最好放在外面一側上方或側面即可,不要放在裡面,以免暖暖包消耗氧氣造成窒息的可能,或是溫度太高造成器官衰竭或脫水死亡。若放在下方,要特別留意整體溫度不要讓它超過38度(使用保溫墊請放在側邊或上面以免過熱)。如果沒有暖暖包,將盒子放在電腦主機側邊或上面也可以。 如果可以的話,蝙蝠放在牆上不會被貓接近的明顯高處(建議高度至少2.5 m)並讓牠倒掛(不一定要放毛巾,放樹上高處要巡視有無螞蟻)。 下方的盒子可以直接固定在牆上會比較好,這樣的話若有掉落才不容易被其他動物騷擾。一般而言, 蝙蝠媽媽若有看見、聽見、聞到小孩,會有機會接回去繼續飼養的。 無毛的幼蝠每約3小時要餵養一次,所以若要放野外讓牠媽媽接回去,記得放好之後每1~2小時就要去檢查有沒有被接回去,如果沒有可以取下做好保溫、保濕環境飼養並再試一晚,若仍無用再送救援中心。 有受傷的個體基本上上述單位比較有意願要收(多數獸醫院掛號門診仍須自費),失怙的個體就不一定了。基本上幼蝠還是讓牠媽媽去養比較好,沒受傷或確定失怙請不要撿回家。後面附上過去各單位所在位置可能會幫忙做短期收容的單位,但本表僅供參考,詳細的訊息仍須以自行接洽為準。 政府主管機關之所以救傷為名,就是說有受傷的個體政府單位理應不會也不能拒收,失怙的個體那就通常都不會收。但表中電話僅供大家參考,要打各地1999專線讓各縣市政府各部門之間轉來轉去也可以,詳細的仍須以自行接洽為準。 Outline 保育推廣蝙蝠文化展演幸蝠媒人婆演唱會 阿金與蝠寶動畫播映會 黃金蝙蝠布袋戲演出 黃金蝙蝠電影播映會 蝙蝠國際交流主辦蝙蝠國際研討會 協辦蝙蝠國際研討會 蝙蝠國際學者來交流 IBRC蝙蝠國際研討會 蝙蝠營隊工作坊 生物多樣性闖關 蝙蝠救援發現蝙蝠怎麼辦?撿到長滿毛的蝙蝠 撿到無毛的幼蝠 發現死亡的蝙蝠 發現(金)黃色蝙蝠怎麼辦? 蝙蝠在我家怎麼辦?一隻蝙蝠在我家 一群蝙蝠在我家 其他活動 ‹ 蝙蝠救援 上一層 撿到長滿毛的蝙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