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蝙蝠生態館館長張恒嘉先生是雲林人,在 1995 年夏天,他來到雲林縣水林鄉蘇秦村的第一天,就在館區的樹上發現了金黃鼠耳蝠。隨後幾年發現更多金黃鼠耳蝠主要族群處,尤其是在北港和水林一帶超過百隻以上的族群和周遭的幾個小族群,其數量都有下降的趨勢。於是在 2007 年籌劃辦理一連串的「預約幸蝠」保育活動,帶領一群環保姐姐創作生態保育的故事,不斷到台灣各處去分享,希望大家少點開發、少點砍樹、少用點農藥…同時也透過在地社區營造的工作,培養在地居民從事保育,期望能激發更多的保育火花。而後,號召產官學民,集眾人的力量和資源創建了黃金蝙蝠生態館,用保育治理的方式逐步實踐金黃鼠耳蝠的生態保育。

2007年引領社區親子賞鳥

2008年引入台灣永續聯盟青年志工開始駐村活絡社區活動

2009年引領蘇秦社區發展協會前往嘉義大溪厝社區進行交流

2010年教導社區學童村史

2011年在蘇秦聚保宮神明面前發表蝙蝠新書並邀請社區居民唸詩吟詞

2012年與村民館員與學童前往虎尾演蝙蝠布袋戲

2013年與社區居民一起美化水林鄉公所的祈福亭

2014年向鄰近社區推展自然農法耕作

2016年與雲科大師生和蘇秦社區居民一起活化社區老碾米廠牆面

2017年媒合蘇秦與成龍社區發展協會生態產業交流
Previous Next

阿甘姐姐正在北港扶朝里說白海豚的故事

巧克力姐姐正在北港公園說黃金蝙蝠的故事

紫斑蝶繪本故事創作中

蓉蓉姐姐在斗六籽公園說黃金蝙蝠的故事

說故事前的腦力激盪

跟縣府文化處新聞處合作錄影
Previous Next
張老師曾獲 Green inside 大亞綠集合南方精神獎首獎,20多年來擔任許多 NPO 無給職幹部,曾在雲林社區大學擔任環境教育講師與校務諮詢委員、也曾擔任雲林縣空汙防治基金委員會、環境教育基金會和審議會委員。著有「預約幸蝠:笨港的黃金蝙蝠」、「竹林中的綠寶石:諸羅樹蛙」、「活著:中華白海豚的美麗與哀愁」、「八色鳥的眼淚」、「翻滾吧!鱸鰻」、「五蝠臨門」、「微醺紫蝶」、「塭底的草本」、「深度自然之旅:雲林篇」以及「草嶺的生態樂園:鳥類與蛙類的繽紛世界」等生態保育書籍,亦曾主編「台灣獼猴」與「阿金與蝠寶」等書。